狐貉
基本解释
词条:『狐貉』
拼音:hú hé
注音:ㄏㄨˊ ㄏㄜˊㄏㄠˊㄇㄛˋ
解释:
1.亦作"狐狢"。
2.兽名。狐与貉。
3.指狐﹑貉的毛皮制成的皮衣。
古代诗词
唐代.杜甫.催宗文树鸡栅:「我宽蝼蚁遭,彼免狐貉厄。」
宋代.黄庭坚.戏答宣叔颂:「别狐貉,辨蚖虺。」
宋代.陆游.书意:「衣穿傲狐貉,食淡忘脍炙。」
宋代.陆游.岁暮杂感:「百钱买薪蒸,千钱赎褐裘,虽无狐貉温,要免沟壑忧。」
宋代.陆游.晓出东城马上作:「晓出东城数帜红,蒙茸狐貉拥衰翁。」
基本字义
狐hú(ㄏㄨˊ)
1、哺乳动物的一属,形状略像狼。毛赤黄色,性狡猾多疑,遇见攻击时肛门放出臭气,乘机逃跑。皮可做衣服(通称“狐狸”):狐臭(腋下臭气)。狐肷(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)。狐疑(多疑)。狐媚(曲意逢迎,投入所好)。狐死首丘(传说狐狸将死,头必向出生的山丘。喻不忘本,亦喻对故乡的思念)。
2、姓。
基本字义
貉hé(ㄏㄜˊ)
1、哺乳动物,外形像狐,穴居河谷、山边和田野间;杂食鱼、鼠、蛙、虾、蟹和野果、杂草等,皮很珍贵:一丘之貉。
其他字义
貉háo(ㄏㄠˊ)
1、义同(一),用于“貉子”、“貉绒”。
其他字义
貉mò(ㄇㄛˋ)
1、古同“貊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