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韔
基本解释
词条:『虎韔』
拼音:hǔ chàng
注音:ㄏㄨˇ ㄔㄤˋ
解释:虎皮制的弓袋。
古代诗词
宋代.陆游.夜读唐诸人诗多赋烽火者因记在山南时登城观:「低头媿虎韔,零落白羽箭。」
先秦.诗经.小戎:「蒙伐有苑,虎韔[10]镂膺。」
明代.王彝.送安南使还国应制:「称藩特奉龙函表,偃武仍包虎韔弓。」
明代.张煌言.翁洲行:「青雀黄龙似列屏,蛟螭不敢波间鸣;虎韔争如秦妇女,鱼旐半是汉公卿。」
先秦.诗经.小戎:「蒙伐有苑,虎韔镂膺。」
基本字义
虎hǔ(ㄏㄨˇ)
1、哺乳动物,毛黄褐色,有黑色条纹,性凶猛,力大。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(通称“老虎”):虎口(a.喻危险境地;b.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)。虎穴(喻危险境地)。虎符(古代调兵的凭证,用铜铸成虎形,分两半)。虎狼(喻凶残的人)。虎头蛇尾。虎踞龙盘。龙腾虎跃。
2、勇猛、威武:虎将。虎势。虎劲。虎威。虎虎。虎气。
3、古同“唬”,威吓。
4、古同“琥”,琥珀。
基本字义
韔chàng(ㄔㄤˋ)
1、弓袋:“虎韔镂膺。”
2、把弓装弓袋:“之子于狩,言韔其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