狐突
基本解释
词条:『狐突』
拼音:hú tū
注音:ㄏㄨˊ ㄊㄨ
解释:
1.人名。春秋晋大夫,公子重耳之外祖。其二子从重耳出亡。怀公立,执狐突,令其召二子还,不允,遂被杀。事见《左传.僖公二十三年》。山西旧有狐突祠。
2.糊涂。
古代诗词
元代.耶律楚材.扈从羽猎:「惊狐突出过飞鸟,霜蹄霹雳飞尘中。」
清代.屈大均.马陵:「遥从狐突庙,直下马陵台。」
宋代.王十朋.万府君挽词 其二:「善教由狐突,兴家出万脩。」
宋代.王十朋.再用前韵 赠大老:「士论乡评重乃翁,贤如狐突教儿忠。」
元代.周霆震.九日遣怀:「妖狐突过荒城雨,旅雁冥飞绝塞霜。」
基本字义
狐hú(ㄏㄨˊ)
1、哺乳动物的一属,形状略像狼。毛赤黄色,性狡猾多疑,遇见攻击时肛门放出臭气,乘机逃跑。皮可做衣服(通称“狐狸”):狐臭(腋下臭气)。狐肷(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)。狐疑(多疑)。狐媚(曲意逢迎,投入所好)。狐死首丘(传说狐狸将死,头必向出生的山丘。喻不忘本,亦喻对故乡的思念)。
2、姓。
基本字义
突tū(ㄊㄨ)
1、忽然:突然。突现。突发。突变。突如其来。异军突起。突兀。
2、超出,冲破,猛冲:突破。突围。突出。
3、烟囱:曲突徙薪。灶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