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衣
基本解释
词条:『化衣』
拼音:huà yī
注音:ㄏㄨㄚˋㄏㄨㄚ 一
解释:谓衣着变色。形容仕途奔波之苦。
古代诗词
宋代.黄庭坚.次韵道辅旅怀见寄:「风尘化衣黑,旅宿梦裙红。」
唐代.黄滔.投刑部裴郎中:「缁化衣空难抵雪,黑销头尽不胜簪。」
宋代.陆游.生查子:「风尘不化衣,邻曲常持酒。」
宋代.陆游.立春初春出游戏作:「京洛化衣无梦去,邯郸观伎有诗传。」
宋代.陆游.射的山观梅:「餐玉元知非火食,化衣应笑走京尘。」
基本字义
化huà(ㄏㄨㄚˋ)
1、性质或形态改变:变化。分化。僵化。教(jiào)化。熔化。融化。潜移默化。化干弋为玉帛。。
2、佛教、道教徒募集财物:化缘。化斋。
3、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,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:丑化。绿化。
4、习俗,风气:有伤风化。
5、特指“化学”:化工。化纤。化肥。
其他字义
化huā(ㄏㄨㄚ)
1、同“花”。
基本字义
衣yī(一)
1、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:衣服。衣着(zhuó)。衣冠。衣架。衣锦还(huān)乡。
2、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:炮衣。糖衣。肠衣。
3、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“胞衣”。
4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