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俗
基本解释
词条:『化俗』
拼音:huà sú
注音:ㄏㄨㄚˋㄏㄨㄚ ㄙㄨˊ
解释:
1.谓风俗受德教而发生变化。
2.教化与风俗。
古代诗词
唐代.杜甫.将:「但见文翁能化俗,焉知李广未封侯。」
唐代.耿湋.赠隐公(一作赠隐上人):「暮年聊化俗,初地即摧魔。」
唐代.贾岛.送僧:「大内曾持论,天南化俗行。」
唐代.李中.赠朐山杨宰:「化俗功成后,烟霄会有期。」
唐代.栖白.送僧归旧山:「传灯皆有分,化俗独无涯。」
基本字义
化huà(ㄏㄨㄚˋ)
1、性质或形态改变:变化。分化。僵化。教(jiào)化。熔化。融化。潜移默化。化干弋为玉帛。。
2、佛教、道教徒募集财物:化缘。化斋。
3、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,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:丑化。绿化。
4、习俗,风气:有伤风化。
5、特指“化学”:化工。化纤。化肥。
其他字义
化huā(ㄏㄨㄚ)
1、同“花”。
基本字义
俗sú(ㄙㄨˊ)
1、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、礼节、习惯等:俗尚。风俗。习俗。约定俗成(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)。
2、大众化的,最通行的,习见的:俗名。俗语。俗曲。雅俗共赏。
3、趣味不高的,令人讨厌的:俗气。俗物。鄙俗。粗俗。庸俗。
4、凡世间,相对于仙佛僧道:俗人。世俗。僧俗。凡夫俗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