桓伊笛
基本解释
词条:『桓伊笛』
拼音:huán yī dí
注音:ㄏㄨㄢˊ 一 ㄉ一ˊ
解释:见"桓郎笛"。
古代诗词
唐代.陈陶.湓城赠别:「气调桓伊笛,才华蔡琰琴。」
唐代.杜牧.寄题甘露寺北轩:「孤高堪弄桓伊笛,缥缈宜闻子晋笙。」
元代.王冕.舟中杂纪 其三:「莫问桓伊笛,且传袁绍杯。」
元代.吴存.满江红 谢番丞荐举:「倚我一枝壶叟杖,为公三弄桓伊笛。」
基本字义
桓huán(ㄏㄨㄢˊ)
1、古代立在城郭、宫殿、官署、陵墓或驿站路边的木柱:桓表。
2、大:桓治(大治)。
3、〔桓桓〕威武的样子,如“桓桓陈将军,仗钺奋忠烈”。
4、姓。
基本字义
伊yī(一)
1、彼,他,她:伊说。伊人(那个人,多指女性)。
2、文言助词:下车伊始。伊谁之力?伊于胡底(到什么地步为止,不堪设想的意思)。
3、姓。
基本字义
笛dí(ㄉ一ˊ)
1、管乐器名,通常是竹制的,有八孔,横着吹奏:笛子。长笛。短笛。笛膜。
2、响声尖锐的发音器:汽笛。警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