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台
基本解释
词条:『龙台』
拼音:lóng tái
注音:ㄌㄨㄥˊ ㄊㄞˊㄊㄞ
解释:见"龙台观"。
古代诗词
宋代.黄裳.满庭芳:「谩石驱东海,沙合龙台。」
唐代.姜晞.郊庙歌辞·享龙池乐章·第九章:「始见龙台升凤阙,应如霄汉起神泉。」
宋代.蔡襄.和许寺丞泊钓龙台见寄:「钓龙台下舣行桡,猎猎船旗待晚潮。」
宋代.蔡襄.漳南十咏·龙台:「试看初日照龙台,白玉堂高锦障开。」
宋代.白玉蟾.青华吟:「於中最妙何所言,青霞命下龙台昏。」
基本字义
龙(龍)lóng(ㄌㄨㄥˊ)
1、传说中的一种长形、有鳞、有角的神异动物,能走,能飞,能游泳,能兴云作雨:龙舟。龙灯。龙宫。龙驹(骏马,喻才华出众的少年)。画龙点睛。龙蟠虎踞。
2、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:恐龙。
3、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:龙颜。龙体。龙袍。
4、姓。
基本字义
台(臺、檯、颱)tái(ㄊㄞˊ)
1、高平的建筑物:亭台楼阁。
2、敬辞,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:台鉴。台甫。
3、像台的东西,器物的座子:井台。窗台。灯台。
4、量词:一台戏。
5、台湾省的简称:台胞。台币。
6、姓。
7、桌子、案子:写字台。
8、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,称“台风”。
其他字义
台tāi(ㄊㄞ)
1、〔天台〕①山名,在中国浙江省;②地名,在中国浙江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