豢龙
基本解释
词条:『豢龙』
拼音:huàn lóng
注音:ㄏㄨㄢˋ ㄌㄨㄥˊ
解释:
1.养龙。传说中本为氏名,亦借用为古官名。
2.古代名马。
古代诗词
宋代.吴编修.摸鱼儿:「青原煮豆然萁後,谁豢龙蛇赤子。」
唐代.元稹.青云驿:「获麟书诸册,豢龙醢为臡。」
宋代.华岳.训爨婢:「从今莫恣肥甘口,只撷清蔬祭豢龙。」
宋代.梅尧臣.行吟二首:「休哉豢龙氏,终自辨蛟螭。」
宋代.何行.龙泉观:「礼斗瑶台春草合,豢龙石钵玉沙圆。」
基本字义
豢huàn(ㄏㄨㄢˋ)
1、喂养,特指喂养牲畜:豢养。
基本字义
龙(龍)lóng(ㄌㄨㄥˊ)
1、传说中的一种长形、有鳞、有角的神异动物,能走,能飞,能游泳,能兴云作雨:龙舟。龙灯。龙宫。龙驹(骏马,喻才华出众的少年)。画龙点睛。龙蟠虎踞。
2、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:恐龙。
3、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:龙颜。龙体。龙袍。
4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