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理
基本解释
词条:『化理』
拼音:huà lǐ
注音:ㄏㄨㄚˋㄏㄨㄚ ㄌ一ˇ
解释:
1.教化治理。
2.佛家指事物变化之理。
古代诗词
唐代.岑参.尹相公京兆府中棠树降甘露诗:「忽惊政化理,暗与神物期。」
唐代.杜甫.八哀诗·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:「情穷造化理,学贯天人际。」
唐代.萧颖士.过河滨:「慷慨怀黄虞,化理何由臻。」
明代.高叔嗣.送大宗伯介溪公南都十二韵:「二京分化理,八座备仪形。」
基本字义
化huà(ㄏㄨㄚˋ)
1、性质或形态改变:变化。分化。僵化。教(jiào)化。熔化。融化。潜移默化。化干弋为玉帛。。
2、佛教、道教徒募集财物:化缘。化斋。
3、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,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:丑化。绿化。
4、习俗,风气:有伤风化。
5、特指“化学”:化工。化纤。化肥。
其他字义
化huā(ㄏㄨㄚ)
1、同“花”。
基本字义
理lǐ(ㄌ一ˇ)
1、物质本身的纹路、层次,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:心理。肌理。条理。事理。
2、事物的规律,是非得失的标准,根据:理由。理性。理智。理论。理喻。理解。理想。道理。理直气壮。
3、自然科学,有时特指“物理学”:理科,数理化。理疗。
4、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、处置:理财。理事。管理。自理。修理。总理。
5、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:理睬。答理。
6、古代指狱官、法官。
7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