鸣鸢
基本解释
词条:『鸣鸢』
拼音:míng yuān
注音:ㄇ一ㄥˊ ㄩㄢ
解释:
1.在旌旗上画张口状的鸱,遇风揭举,用以警众。《礼记.曲礼上》:"前有尘埃﹐则载鸣鸢。"孔颖达疏﹕"鸢﹐今时鸱也。鸱鸣则风生﹐风生则尘埃起;前有尘埃起﹐则画鸱于旌首而载之﹐众见咸知以为备也。"《后汉书.马融传》﹕"六骕騻之玄龙﹐建雄虹之旌夏﹐揭鸣鸢之修橦。"李贤注﹕"鸢﹐鸱也﹐音缘。鸣则风动﹐故画之于旌旗以候埃尘也。"后因借指狂风大作。
2.鹞鹰。
古代诗词
魏晋.刘桢.射鸢诗:「鸣鸢弄双翼。」
南北朝.庾信.和乐仪同苦热诗:「鸣鸢不起风。」
宋代.宋祁.累夕大风:「祭鸟东门酒,鸣鸢上将旗。」
宋代.岳珂.赵忠简送春诗帖赞:「鸣鸢跕跕,堕池溟只。」
宋代.梅尧臣.和江邻几景德寺避暑:「垤蚁不应雨,鸣鸢不生风。」
基本字义
鸣(鳴)míng(ㄇ一ㄥˊ)
1、鸟兽或昆虫叫:鸣啭。鸣唱。鸣叫。鸣禽。鸟鸣。
2、发出声音,使发出声音:鸣响。鸣奏。孤掌难鸣。
3、声明,发表意见、情感:鸣谢。鸣冤。百家争鸣。
4、闻名,著称:“以文鸣江东”。
基本字义
鸢(鳶)yuān(ㄩㄢ)
1、鸟,鹰科,头顶及喉部白色,嘴带蓝色,体上部褐色,微带紫,两翼黑褐色,腹部淡赤,尾尖分叉,四趾都有钩爪,捕食蛇、鼠、蜥蜴、鱼等(俗称“老鹰”):鸢色(茶褐色)。纸鸢(风筝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