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牙
基本解释
词条:『龙牙』
拼音:lóng yá
注音:ㄌㄨㄥˊ 一ㄚˊ
解释:
1.一根粗枝上有许多横出枝条者。
2.荔枝的一种。
3.见"龙芽"。
古代诗词
宋代.蔡伸.行香子:「且打叠起,龙牙簟,竹夫人。」
宋代.吴则礼.过欧阳元老草堂:「蛮簟敷龙牙,曲肱偶欹眠。」
宋代.释师范.颂古四十四首:「引得龙牙老古锥,手裹把柄破木杓。」
宋代.张镃.读仙书:「飞楼半天真人居,玉幢金蕤龙牙舆。」
宋代.李弥逊.次韵明甫西园这什:「龙牙方可床,清梦绕修竹。」
基本字义
龙(龍)lóng(ㄌㄨㄥˊ)
1、传说中的一种长形、有鳞、有角的神异动物,能走,能飞,能游泳,能兴云作雨:龙舟。龙灯。龙宫。龙驹(骏马,喻才华出众的少年)。画龙点睛。龙蟠虎踞。
2、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:恐龙。
3、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:龙颜。龙体。龙袍。
4、姓。
基本字义
牙yá(一ㄚˊ)
1、齿(古代把大齿称为“牙”,现在“牙”是齿的通称,亦称“牙齿”):牙垢。牙龈。牙碜。牙祭。
2、像牙齿形状的东西:抽屉牙子。
3、特指象牙:牙雕。
4、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:牙商。牙行。
5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