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支
基本解释
词条:『黄支』
拼音:huáng zhī
注音:ㄏㄨㄤˊ ㄓ
解释:
1.亦作"黄枝"。
2.古国名。一般以为在今印度马德拉斯西南的甘吉布勒姆(K?nchipuram)。
古代诗词
清代.朱彝尊.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一:「劝郎莫饮黄支犀,劝郎莫听花冠鸡。」
宋代.李元实.送胡季昭谪象州次王卢溪送澹庵眨新州韵:「清名传播到黄支,直节宁忧赵氏危。」
宋代.胡融.望海石:「黄支与流求,出没白浪中。」
宋代.卫宗武.隋炀帝:「紫舌与黄支,无所不臣服。」
宋代.丁谓.犀:「巴浦千年迹,黄支万里程。」
基本字义
黄huáng(ㄏㄨㄤˊ)
1、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:黄色。黄昏。牛黄。黄澄澄。信口雌黄。
2、特指中国黄河:黄灾。治黄。黄泛区。
3、指“黄帝”(即“轩辕氏”,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):黄老(黄帝和老子)。炎黄子孙。
4、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:事情黄了。
5、姓。
基本字义
支zhī(ㄓ)
1、撑持,伸出,竖起:支撑。支援。体力不支。
2、受得住:乐不可支。
3、领款或付款:支付。
4、调度,指使:支使。支应。支着儿。
5、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:总支。支流。支离。
6、〔地支〕历法中用的十二个字: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。
7、量词:一支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