律例
基本解释
词条:『律例』
拼音:lǜ lì
注音:ㄌㄩˋ ㄌ一ˋ
解释:
1.法律条文及其成例。律指法律的正文,例是补充律文之不足而设的条例或例案。
2.犹规律。
古代诗词
明代.杨慎.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(《七十行戍稿》):「七十余生已白头,明明律例许归休。」
明代.杨慎.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:「七十馀生巳白头,明明律例许归休。」
清代.洪繻.剧新百一诗:「律例繁兼猛,生谋有若无。」
清代.魏礼.再到岭南诗:「律例有明条,是当合并籍。」
近义词:法规、法则、法例
基本字义
律lǜ(ㄌㄩˋ)
1、法则,规章:纪律。法律。定律。规律。清规戒律。律师。
2、约束:律己。
3、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,把声音分为六律(阳律)和六品(阴律)。合称“十二律”:律吕(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,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,从低音管算起,成奇数的六个管称“律”;成偶数的六个管称“吕”,后来“律吕”作为音律的统称)。
4、旧诗的一种体裁:律诗。
5、姓。
基本字义
例lì(ㄌ一ˋ)
1、可以做依据的事物:例证。例题。举例。例句。例如。
2、规定:例外(不按规定的,和一般情况不同的)。体例。凡例。条例。破例。发凡起例。
3、按规定的,照成规进行的:例会。例假。例行公事。
4、调查或统计时指合于某种条件的具有代表性的事情:事例。病例。案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