闾丘
基本解释
词条:『闾丘』
拼音:lǘ qiū
注音:ㄌㄩˊ ㄑ一ㄡ
解释:
1.古地名。
2.复姓。
古代诗词
唐代.杜甫.赠蜀僧闾丘师兄:「世传闾丘笔,峻极逾昆仑。」
宋代.苏轼.次韵王忠玉游虎丘绝句三首:「(郡人有闾丘公。」
宋代.曾几.初至天台:「庶几闾丘守,胸次明渭泾。」
宋代.何洞清.大涤洞天留题:「自知踪迹类闾丘,君家可是留前轨。」
宋代.释普济.四睡赞:「松间石上梦中梦,唤得闾丘太守回。」
基本字义
闾(閭)lǘ(ㄌㄩˊ)
1、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。
2、原指里巷的大门,后指人聚居处:倚闾而望。闾里。闾巷。闾左(秦代居于里门之左的贫苦百姓)。
3、汇聚:尾闾(水闾汇聚之处,泄水的处所)。
基本字义
丘qiū(ㄑ一ㄡ)
1、小土山:土丘。沙丘。丘陵。丘壑。
2、像小土山凸起的:丘疹。
3、坟墓:丘墓(大墓)。丘垄。
4、量词,指用田塍隔开的水田:一丘十亩大的小田。
5、众人聚居的地方:丘民(乡民,邑民)。
6、用砖石封闭有尸体的棺材。
7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