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槁
基本解释
词条:『黄槁』
拼音:huáng gǎo
注音:ㄏㄨㄤˊ ㄍㄠˇ
解释:憔悴貌。
古代诗词
宋代.黄庭坚.花光仲仁出秦苏诗卷思二国士不可复见开卷绝:「梦蝶真人貌黄槁,篱落逢花须醉倒。」
宋代.刘宰.和郡倅陈校书祈雨韵:「麦陇收黄槁,秧田欠绿滋。」
宋代.章甫.与常不轻弈棋输松枝笔一篇:「形貌若黄槁,风度犹清修。」
宋代.李纲.乘兴游邓季明园池邀志宏同会再赋陈园韵:「舐痔得车多,未可骄黄槁。」
宋代.朱淑真.苦热闻田夫语有感:「田中青稻半黄槁,安坐高堂知不知。」
基本字义
黄huáng(ㄏㄨㄤˊ)
1、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:黄色。黄昏。牛黄。黄澄澄。信口雌黄。
2、特指中国黄河:黄灾。治黄。黄泛区。
3、指“黄帝”(即“轩辕氏”,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):黄老(黄帝和老子)。炎黄子孙。
4、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:事情黄了。
5、姓。
基本字义
槁gǎo(ㄍㄠˇ)
1、枯干:槁木。枯槁。槁悴。槁木死灰(喻心情冷漠,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)。
2、古同“藁”,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