晦色
基本解释
词条:『晦色』
拼音:huì sè
注音:ㄏㄨㄟˋ ㄙㄜˋ
解释:变为昏暗之色。亦指暗色。
古代诗词
唐代.董思恭.咏雾:「天寒气不歇,景晦色方深。」
宋代.文同.仙禽送景逊赴阶州监税:「晦色不敢耀,藏音岂能哀。」
明代.李梦阳.武阳抵进贤:「肃肃晦色敛,皛皛川水广。」
宋代.刘敞.答江丈雨中:「繁阴乘炎夏,晦色竟朝暮。」
明代.郭之奇.阴雨连旬诗以懊之八首 其二:「何须长晦色,不使暂开颜。」
基本字义
晦huì(ㄏㄨㄟˋ)
1、农历每月的末一天,朔日的前一天:晦朔。
2、夜晚:晦明。风雨如晦。
3、昏暗不明:晦暝。晦暗。晦涩(意义隐晦,文字僻拗)。隐晦(意义不明显)。
4、不顺利,倒霉:晦气。
基本字义
色sè(ㄙㄜˋ)
1、由物体发射、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:颜色。色彩。色相(xiàng)。色调(diào)。
2、脸上表现出的神气、样子:脸色。气色。色厉内荏。
3、情景,景象:行色匆匆。景色宜人。
4、种类:各色用品。
5、品质,质量:音色。成色。足色纹银。
6、妇女美貌:姿色。色艺。
7、情欲:色情。好(hào)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