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林
基本解释
词条:『麻林』
拼音:má lín
注音:ㄇㄚˊ ㄌ一ㄣˊ
解释:成片长着的麻。常用以形容刀﹑枪之类密集众多。
古代诗词
宋代.周敦颐.瀼溪书堂:「窗前即畴囿,囿外桑麻林。」
清代.李锴.长歌行:「箭截姈胡笴,弓张麻林弦。」
基本字义
麻má(ㄇㄚˊ)
1、草本植物,种类很多,有“大麻”、“苎麻”、“苘麻”、“亚麻”等。茎皮纤维通常亦称“麻”,可制绳索、织布:麻布。麻衣。麻袋。麻绳。麻纺。
2、指“芝麻”:麻酱。麻油。
3、像腿、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:脚麻了。
4、感觉不灵,或丧失感觉,引申为思想不敏锐:麻痹。麻醉。麻木不仁。
5、面部痘瘢,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:麻子。
6、带细碎斑点的:麻雀。麻蝇。
7、喻纷乱:麻乱。麻沸。
8、姓。
基本字义
林lín(ㄌ一ㄣˊ)
1、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:树林。森林。林海。林薮(a.山林小泽;b.喻丛集的处所)。
2、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:书林。艺林。碑林。儒林。
3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