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杆
基本解释
词条:『麻杆』
拼音:má gān
注音:ㄇㄚˊ ㄍㄢㄍㄢˇ
解释:
1.亦作"麻秆"。
2.麻的茎。
古代诗词
近现代.俞平伯.东岳集五言杂咏六首 其六:「高粱麻杆热,烟焰起熊熊。」
基本字义
麻má(ㄇㄚˊ)
1、草本植物,种类很多,有“大麻”、“苎麻”、“苘麻”、“亚麻”等。茎皮纤维通常亦称“麻”,可制绳索、织布:麻布。麻衣。麻袋。麻绳。麻纺。
2、指“芝麻”:麻酱。麻油。
3、像腿、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:脚麻了。
4、感觉不灵,或丧失感觉,引申为思想不敏锐:麻痹。麻醉。麻木不仁。
5、面部痘瘢,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:麻子。
6、带细碎斑点的:麻雀。麻蝇。
7、喻纷乱:麻乱。麻沸。
8、姓。
基本字义
杆gān(ㄍㄢ)
1、较长的棍:杆子(a.长棍;b.方言,指揭竿而起的人;c.指结伙抢劫的土匪)。旗杆。桅杆。电线杆。
其他字义
杆gǎn(ㄍㄢˇ)
1、器物上像棍子的细长部分:杆秤(区别于台秤等)。笔杆儿。杆菌。
2、量词,用于有杆的器物:一杆笔。一杆步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