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食
基本解释
词条:『毛食』
拼音:máo shí
注音:ㄇㄠˊ ㄕˊㄙˋ一ˋ
解释:
1.无食。
2.旧称衣食无着而在有钱人手下帮闲的食客。
古代诗词
清代.屈大均.一春:「一春毛食久,十亩末青黄。」
元代.员炎.扇尾羊:「冯翊春草香芊绵,柔毛食饱饮苦泉。」
清代.韩超.四壁:「纵逢乐岁仍毛食,尚赖儒风解舌耕。」
基本字义
毛máo(ㄇㄠˊ)
1、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:毛笔。羽毛。毛织品。毛骨悚然。轻于鸿毛。
2、像毛的东西,指谷物或草:不毛之地。
3、衣物上的霉菌:老没见太阳都长毛了。
4、粗糙,没有加工的:毛布。毛估(粗略地估计)。毛坯。
5、不是纯净的:毛利。毛重。
6、行动急躁:毛躁。
7、惊慌失措,主意乱了:把他吓毛了。
8、小:毛病。毛孩子。毛毛雨。
9、货币贬值:钱毛了。
10、量词,用于钱币,等于“角”,一圆钱的十分之一:两毛钱。
11、姓。
基本字义
食shí(ㄕˊ)
1、吃:食肉。食欲。
2、吃的东西:食品。粮食。零食。丰衣足食。
3、俸禄:“君子谋道不谋食”。
4、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:日食。月食。
其他字义
食sì(ㄙˋ)
1、拿东西给人吃:食母(乳母)。
其他字义
食yì(一ˋ)
1、用于人名:郦食其(jī)(中国汉代人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