苗民
基本解释
词条:『苗民』
拼音:miáo mín
注音:ㄇ一ㄠˊ ㄇ一ㄣˊ
解释:
1.指古代三苗部族之主。
2.指古三苗部族。
古代诗词
宋代.邵雍.观棋大吟:「或苗民逆命,或有扈阻威。」
近现代.王国维.读史二十首:「 四澶漫江淮万里春,九黎才格又苗民。」
宋代.岳珂.经进百韵诗:「桀犬徒冯垒,苗民敢抗衡。」
宋代.程珌.用柏梁体题式敬斋:「苗民作威天弃捐,圣神应运符握乾。」
宋代.王志道.和半庵庆成诗韵:「两阶屡舞苗民格,何况金穰岁有秋。」
基本字义
苗miáo(ㄇ一ㄠˊ)
1、初生的植物或没有秀穗的庄稼:禾苗。麦苗。树苗。幼苗。苗子(亦喻继承某种事业的接班人)。苗而不秀(只长苗而不秀穗,喻本身条件虽好,但没有成就)。
2、形状像苗的:火苗儿。
3、某些初生的饲养的动物:鱼苗。
4、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力的微生物制剂:疫苗。卡介苗。
5、子孙后代:苗裔。
6、中国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于贵州、湖南、云南、四川、湖北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:苗族。苗绣。
7、姓。
基本字义
民mín(ㄇ一ㄣˊ)
1、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:人民。民主。民国。民法。公民(在一国内有国籍,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)。国民(具有国籍的人)。
2、指人或人群:居民。民族。
3、劳动大众的,非官方的:民间。民歌。民谚。民风。民情。
4、某族的人:汉民。回民。
5、从事不同职业的人:农民。渔民。
6、非军事的:民品。民航。
7、同“苠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