麦秀寒
基本解释
词条:『麦秀寒』
拼音:mài xiù hán
注音:ㄇㄞˋ ㄒ一ㄡˋ ㄏㄢˊ
解释:谓麦秀时节天气犹冷。
古代诗词
宋代.陆游.初夏:「已作梅黄雨,犹余麦秀寒。」
宋代.朱淑真.恨春:「樱桃初荐杏梅酸,槐嫩风高麦秀寒。」
宋代.范成大.夏日田园杂兴:「五月江吴麦秀寒,移秧披絮尚衣单。」
明代.文徵明.夏意:「雨来恰及梅黄候,春去犹余麦秀寒。」
宋代.范成大.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:「梅黄时节怯衣单,五月江吴麦秀寒。」
基本字义
麦(麥)mài(ㄇㄞˋ)
1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,有“小麦”、“大麦”、“燕麦”等多种,子实供磨面食用,亦可用来制糖或酿酒。通常专指“小麦”(通称“麦子”):麦田。麦收。麦饭豆羹(指农家粗茶淡饭)。
2、姓。
基本字义
秀xiù(ㄒ一ㄡˋ)
1、植物吐穗开花,多指庄稼:秀穗。秀而不实(喻人很聪明,却未做出实际成绩)。苗而不秀(喻人早死或虚有其表)。
2、特别优异的,亦指特别优异的人:秀异。秀才。优秀。后起之秀。
3、美丽而不俗气:秀丽。秀劲。秀俊。秀拔(秀丽而挺拔)。清秀。秀外慧中(外貌俊美,内心聪明)。
4、中国元明两代称贵族、官僚、富室子弟(称平民子弟为“郎”):不郎不秀(喻不成材或没出息)。
5、茂盛:佳木秀而繁荫。
基本字义
寒hán(ㄏㄢˊ)
1、冷,与“暑”相对:寒冬。寒色。寒衣。寒冽。寒带。寒战。寒噤。寒食(节名,在清明前一天。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,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“寒食”)。寒喧。寒来暑往。唇亡齿寒。
2、害怕:寒心。
3、穷困,有时用作谦辞:寒门。寒伧。寒舍。寒窗(喻艰苦的学习环境)。寒酸。寒士(旧指贫穷的读书人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