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牙
基本解释
词条:『马牙』
拼音:mǎ yá
注音:ㄇㄚˇ 一ㄚˊ
解释:
1.即马牙硝。
2.俗称婴儿口腔里的白色斑点为"马牙"。
古代诗词
唐代.李贺.南园十三首:「松溪黑水新龙卵,桂洞生硝旧马牙。」
宋代.洪咨夔.次韵可庵梅:「诗翁快整春风脚,山路霜泥踏马牙。」
宋代.赵蕃.即事二首:「何敢问嘉蔬,亦无马牙齿。」
宋代.王之道.哀汤与立父:「叔子今何在,魂应到马牙。」
宋代.李复.和周湜雪:「寒檐向晚凝清滴,乳洞春硝长马牙。」
基本字义
马(馬)mǎ(ㄇㄚˇ)
1、哺乳动物,颈上有鬃,尾生长毛,四肢强健,善跑,供人骑或拉东西:马匹。骏马。马到成功。马首是瞻(喻跟随别人行动)。
2、大:马蜂。马勺。
3、姓。
基本字义
牙yá(一ㄚˊ)
1、齿(古代把大齿称为“牙”,现在“牙”是齿的通称,亦称“牙齿”):牙垢。牙龈。牙碜。牙祭。
2、像牙齿形状的东西:抽屉牙子。
3、特指象牙:牙雕。
4、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:牙商。牙行。
5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