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散
基本解释
词条:『鹿散』
拼音:lù sàn
注音:ㄌㄨˋ ㄙㄢˋㄙㄢˇ
解释:如鹿一样奔散。
古代诗词
宋代.黄庭坚.赠别几复:「风惊鹿散豫章城,邂逅相逢食楚蘋。」
宋代.蒋堂.虎丘山:「不领旌旗行,恐惊禽鹿散。」
宋代.宋庠.送静海高簿:「旧欢苹鹿散,新意棘鸾棲。」
金朝.赵秉文.仿太白登览:「施食狎鸥沾法味,衔花驯鹿散天香。」
宋代.宋庠.送静海高簿:「旧欢苹鹿散,新意棘鸾栖。」
基本字义
鹿lù(ㄌㄨˋ)
1、哺乳动物,四肢细长,尾短。雄鹿头上有树枝状的角。毛多为棕褐色,有的有花斑或条纹。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。种类很多,常见的有梅花鹿、水鹿、白唇鹿、马鹿等。
2、方形的粮仓:“市无赤米,而囷鹿空虚。”
3、粗,粗劣:鹿裘。鹿布。鹿床。
4、姓。
基本字义
散sàn(ㄙㄢˋ)
1、分开,由聚集而分离:分散。解散。涣散。散落。散失。散逸。
2、分布,分给:散布。散发(fā)。天女散花。
3、排遣:散心。散闷(mèn)。
4、解雇:他干的不好,让那家饭店给散了。
其他字义
散sǎn(ㄙㄢˇ)
1、没有约束,松开:松散。散漫。懒散。散曲。散记。散板。散文。披散头发。
2、分开的,分离的:散居。散乱。散座。散兵游勇。
3、零碎的:散碎。散装。散页。
4、中医称药末:散剂。丸散膏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