蝗蝻
基本解释
词条:『蝗蝻』
拼音:huáng nǎn
注音:ㄏㄨㄤˊ ㄋㄢˇ
解释:蝗虫的若虫,形状像成虫而翅膀很短,身体小,头大。也叫跳蝻。
古代诗词
宋代.方回.久晴十月二十四日五日连雨程以忠来同饮:「牟麦还堪望,蝗蝻想渐祛。」
宋代.叶适.送陈彦群:「雨洗蝗蝻余,凉生万虐后。」
宋代.陈造.再次韵寄杨宰:「怒卷淮江作飞雨,旱魃潜藏蝗蝻死。」
宋代.陈造.急笔次梁教韵:「旱魃蝗蝻方踯躅,不待炎火俄歼夷。」
唐代.王炎.舟行过白石见将使夜宿毛家林翌日到{上艹下:「蝗蝻尚飞扬,禾稼难爱护。」
基本字义
蝗huáng(ㄏㄨㄤˊ)
1、〔蝗虫〕昆虫,种类很多,躯体绿色或黄褐色。咀嚼式口器,后足适于弹跳,常常成群飞翔,是农业害虫,亦称“蚂(mà)蚱”;简称“蝗”,如“蝗灾”,“灭蝗”。
基本字义
蝻nǎn(ㄋㄢˇ)
1、蝗的幼虫,还没生翅的蝗虫:蝻子。蝻儿。蝗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