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联系我们 意见/报错
登录 / 注册

兰荪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兰荪』

拼音:lán sūn

注音:ㄌㄢˊ ㄙㄨㄣ

解释:
1.即菖蒲。一种香草。
2.指佳子弟。

古代诗词

唐代.畅当.春日过奉诚园:「暖催新景气,春认旧兰荪。」
宋代.晁补之.万年欢:「捐袂江中往岁,有骚人、兰荪遗韵。」
宋代.陈人杰.沁园春:「向竹梧侧畔,聚先秦录,兰荪里许,吟晚唐风。」
唐代.陈九流.赋得春风扇微和:「兰荪才有绿,桃杏未成红。」
唐代.戴叔伦.花:「若待秋霜来,兰荪共何有。」

基本字义

兰(蘭)lán(ㄌㄢˊ)

1、指“兰草”和“兰花”:兰艾(“兰花”和“艾草”,喻君子和小人)。兰谱(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,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。兰有香味,喻情投意合)。兰摧玉折(喻贤人夭折,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)。

2、古书上指“木兰”。

3、古同“栏”,家畜圈(juàn)。

4、古同“斓”,斑斓。

5、姓。

基本字义

荪(蓀)sūn(ㄙㄨㄣ)

1、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(亦称“荃”)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采兰赠药 采兰赠芍 芳兰竟体 桂折兰摧 桂殿兰宫 桂馥兰香 春兰秋菊 吹气如兰


联系我们
联系我们 | 关于我们
CopyRight © 2001-2024 搜了吗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149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