竻竹
基本解释
词条:『竻竹』
拼音:lè zhú
注音:ㄌㄜˋㄐ一ㄣ ㄓㄨˊ
解释:一种有刺而坚硬的竹。俗称刺竹。也称勒竹﹑涩勒。
古代诗词
清代.屈大均.高廉雷三郡旅中寄怀道香楼内子 其十五:「树树山鹕唤,村村竻竹围。」
清代.屈大均.送沙子雨往安南:「竻竹之城难负固,铜柱易折如枯薪。」
清代.屈大均.定风波 送李广文之新兴任:「竻竹阴中,蒲葵影外,野鹿时相召。」
清代.戴亨.送杨澍三之粤东 其二:「新州竻竹有荒城,一夕西风吊古情。」
基本字义
竻lè(ㄌㄜˋ)
1、竹根。
2、古书上说的一种竹。
3、方言,竹上的刺。
其他字义
竻jīn(ㄐ一ㄣ)
1、古同“筋”。
基本字义
竹zhú(ㄓㄨˊ)
1、常绿多年生植物,春日生笋,茎有很多节,中间是空的,质地坚硬,种类很多。可制器物,又可做建筑材料:竹子。竹叶。竹笋。竹编(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)。竹刻。
2、指竹制管乐器:金石丝竹。
3、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
4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