茫昧
基本解释
词条:『茫昧』
拼音:máng mèi
注音:ㄇㄤˊ ㄇㄟˋ
解释:模糊不清;不可揣测:神道茫昧,不宜为法|茫昧地觉得不如先前那样。
古代诗词
唐代.白居易.梦微之:「阿卫韩郎相次去,夜台茫昧得知不。」
唐代.杜甫.李潮八分小篆歌:「苍颉鸟迹既茫昧,字体变化如浮云。」
唐代.韩愈.南山诗:「 山经及地志,茫昧非受授。」
宋代.陆游.养生:「昔虽学养生,所遇少硕师,金丹既茫昧,鸾鹤安可期。」
唐代.李白.商山四皓:「窅冥合元化,茫昧信难测。」
基本字义
茫máng(ㄇㄤˊ)
1、模糊不清,对事理全无所知:茫然。茫昧。
2、遥远,面积大,看不清边沿:茫茫。茫漠。渺茫。
基本字义
昧mèi(ㄇㄟˋ)
1、暗,不明:幽昧。昧旦(清晨还未明亮时)。
2、昏,糊涂,不明白:愚昧。蒙昧。素昧平生(一向不认识)。
3、目不明:“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”。
4、隐藏,隐瞒:暧昧。昧心(违背良心做坏事)。
5、冒犯:冒昧(多作谦辞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