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畯
基本解释
词条:『寒畯』
拼音:hán jùn
注音:ㄏㄢˊ ㄐㄨㄣˋ
解释:
1.出身寒微而才能杰出的人。
2.犹寒微。
古代诗词
宋代.吕胜己.满江红:「安得四方寒畯彦,归吾广厦千间里。」
宋代.王迈.送林师道似之赴宁都尉二首:「傥能念寒畯,梅市得春温。」
宋代.王迈.和崇清侍郎招饮超燕堂韵:「超燕堂开一面春,却教寒畯亦充宾。」
宋代.魏了翁.杨仲博生日:「任教寒畯着先鞭,尽使权豪紊选班。」
宋代.郭印.送吴蜀州还朝:「网罗寒畯姿,直道光吾党。」
基本字义
寒hán(ㄏㄢˊ)
1、冷,与“暑”相对:寒冬。寒色。寒衣。寒冽。寒带。寒战。寒噤。寒食(节名,在清明前一天。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,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“寒食”)。寒喧。寒来暑往。唇亡齿寒。
2、害怕:寒心。
3、穷困,有时用作谦辞:寒门。寒伧。寒舍。寒窗(喻艰苦的学习环境)。寒酸。寒士(旧指贫穷的读书人)。
基本字义
畯jùn(ㄐㄨㄣˋ)
1、指中国西周时管理奴隶耕种的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