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联系我们 意见/报错
登录 / 注册

茅龙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茅龙』

拼音:máo lóng

注音:ㄇㄠˊ ㄌㄨㄥˊ

解释:相传仙人所骑的神物。

古代诗词

唐代.李白.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:「玉浆倘惠故人饮,骑二茅龙上天飞。」
元代.杨维桢.华山高:「觉来招酒姆,骑茅龙,访子先。」
明代.王履.南峰顶:「茅龙如可借,直到五城边。」
明代.王履.披图喜甚复戏赋此:「茅龙白鹿,羽盖霓旌,南峰上头如幔亭。」
明代.王叔承.东海游仙歌简王学士元驭王中丞元美:「灵蛇故绕飞升台,仿佛茅龙与青鸟。」

基本字义

máo(ㄇㄠˊ)

1、多年生草本植物,春季先开花,后生叶,花穗上密生白毛。根茎可食,亦可入药。叶可编蓑衣(亦称“白茅”):茅草。茅庐。茅舍。名列前茅(喻名次列在前面)。

基本字义

龙(龍)lóng(ㄌㄨㄥˊ)

1、传说中的一种长形、有鳞、有角的神异动物,能走,能飞,能游泳,能兴云作雨:龙舟。龙灯。龙宫。龙驹(骏马,喻才华出众的少年)。画龙点睛。龙蟠虎踞。

2、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:恐龙。

3、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:龙颜。龙体。龙袍。

4、姓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拔茅连茹 波流茅靡 分茅胙土 分茅锡土 分茅列土 分茅赐土 分茅裂土 初出茅庐


联系我们
联系我们 | 关于我们
CopyRight © 2001-2024 搜了吗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149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