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葅
基本解释
词条:『寒葅』
拼音:hán zū
注音:ㄏㄢˊ ㄗㄨ
解释:泛指腌渍的菜蔬。
古代诗词
宋代.黄庭坚.送醇父归蔡:「藜羹稀糁芼,寒葅薄醯盐。」
宋代.黄庭坚.题宛陵张待举曲肱亭:「寒葅书万卷,零乱刚直胸。」
宋代.黄庭坚.谢荣绪割贶见贻二首:「秋来多病新开肉,粝饭寒葅得解围。」
宋代.潘从大.谢人惠鱼米:「读书干禄不医贫,馔厌寒葅甑欲尘。」
宋代.王令.初闻思归鸟忆昨寄崔伯易朱元弼:「寒葅半菽要同饭,齑将叫乞喧邻隈。」
基本字义
寒hán(ㄏㄢˊ)
1、冷,与“暑”相对:寒冬。寒色。寒衣。寒冽。寒带。寒战。寒噤。寒食(节名,在清明前一天。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,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“寒食”)。寒喧。寒来暑往。唇亡齿寒。
2、害怕:寒心。
3、穷困,有时用作谦辞:寒门。寒伧。寒舍。寒窗(喻艰苦的学习环境)。寒酸。寒士(旧指贫穷的读书人)。
基本字义
葅zū(ㄗㄨ)
1、同“菹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