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林
基本解释
词条:『寒林』
拼音:hán lín
注音:ㄏㄢˊ ㄌ一ㄣˊ
解释:
1.称秋冬的林木。
2.梵语音译。弃尸之处。
古代诗词
唐代.曹松.别湖上主人:「远水日边重作雪,寒林烧后别生春。」
唐代.陈季卿.题禅窟兰若:「霜钟鸣时夕风急,乱鸦又望寒林集。」
唐代.杜牧.冬日五湖馆水亭怀别:「寒林叶落鸟巢出,古渡风高渔艇稀。」
唐代.耽章.辞南平钟王召:「摧残枯木倚寒林,几度逢春不变心。」
宋代.黄庭坚.答许觉之惠桂花椰子茶盂二首:「硕果不食寒林梢,剖而器之如悬匏。」
基本字义
寒hán(ㄏㄢˊ)
1、冷,与“暑”相对:寒冬。寒色。寒衣。寒冽。寒带。寒战。寒噤。寒食(节名,在清明前一天。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,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“寒食”)。寒喧。寒来暑往。唇亡齿寒。
2、害怕:寒心。
3、穷困,有时用作谦辞:寒门。寒伧。寒舍。寒窗(喻艰苦的学习环境)。寒酸。寒士(旧指贫穷的读书人)。
基本字义
林lín(ㄌ一ㄣˊ)
1、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:树林。森林。林海。林薮(a.山林小泽;b.喻丛集的处所)。
2、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:书林。艺林。碑林。儒林。
3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