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鸱
基本解释
词条:『寒鸱』
拼音:hán chī
注音:ㄏㄢˊ ㄔ
解释:寒天的鸱鸟。
古代诗词
唐代.李颀.题卢五旧居:「怅望秋天鸣坠叶,巑岏枯柳宿寒鸱。」
唐代.吴融.池上双凫二首:「钓艇忽移还散去,寒鸱有意即相呼。」
宋代.陈杰.和张岳州雪夜弹琴:「原野惨淡看不宜,饥乌愁绝噤寒鸱。」
宋代.宋祁.荒斋昼坐为鸣鸢所聒:「喜钞寒鸱六翮轻,萧条墟落恣飞鸣。」
宋代.释永颐.雪中:「石幢围隐兽,野殿没寒鸱。」
基本字义
寒hán(ㄏㄢˊ)
1、冷,与“暑”相对:寒冬。寒色。寒衣。寒冽。寒带。寒战。寒噤。寒食(节名,在清明前一天。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,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“寒食”)。寒喧。寒来暑往。唇亡齿寒。
2、害怕:寒心。
3、穷困,有时用作谦辞:寒门。寒伧。寒舍。寒窗(喻艰苦的学习环境)。寒酸。寒士(旧指贫穷的读书人)。
基本字义
鸱(鴟)chī(ㄔ)
1、古书上指鹞鹰:鸱张(嚣张、凶暴,像鸱张开翅膀一样)。鸱视(昂首而视,如鸱欲有所攫取)。鸱顾。鸱目虎吻(形容相貌凶恶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