俚人
基本解释
词条:『俚人』
拼音:lǐ rén
注音:ㄌ一ˇ ㄖㄣˊ
解释:
1.粗俗之人。
2.古代对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泛称。又称俚子。
古代诗词
唐代.刘禹锡.晚岁登武陵城顾望水陆怅然有作:「俚人祠竹节,仙洞闭桃花。」
宋代.苏辙.竹枝歌:「俚人风俗非中原,处子不嫁如等闲。」
宋代.并叙.和子瞻煎茶:「又不见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,盐酪椒姜夸满口。」
宋代.苏辙.和子瞻煎茶:「君不见闽中茶品天下高,倾身事茶不知劳,又不见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,盐酪椒姜夸满口。」
明代.陆深.连夜月色甚佳浦上尤胜西渡有作:「恍疑混沌太古色,忽闻欸乃俚人腔。」
基本字义
俚lǐ(ㄌ一ˇ)
1、民间的,通俗的:俚俗(粗俗)。俚语。俚歌。俚曲。
基本字义
人rén(ㄖㄣˊ)
1、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、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:人类。
2、别人,他人:“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”。待人热诚。
3、人的品质、性情、名誉:丢人,文如其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