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堂
基本解释
词条:『茅堂』
拼音:máo táng
注音:ㄇㄠˊ ㄊㄤˊ
解释:
1.亦作"茆堂"。
2.草盖的屋舍。语出汉韦孟《在邹诗》:"爰戾于邹,鬋茅作堂。"
3.堂名;里名。
古代诗词
唐代.曹松.哭陈陶处士:「空馀八封树,尚对一茅堂。」
唐代.陈寡言.山居:「醉卧茅堂不闭关,觉来开眼见青山。」
唐代.杜甫.绝句三首:「水槛温江口,茅堂石笋西。」
唐代.杜荀鹤.辞座主侍郎:「茅堂拜亲后,特地泪双垂。」
唐代.杜荀鹤.题觉禅和:「少见修行得似师,茅堂佛像亦随时。」
基本字义
茅máo(ㄇㄠˊ)
1、多年生草本植物,春季先开花,后生叶,花穗上密生白毛。根茎可食,亦可入药。叶可编蓑衣(亦称“白茅”):茅草。茅庐。茅舍。名列前茅(喻名次列在前面)。
基本字义
堂táng(ㄊㄤˊ)
1、正房,高大的房子:堂屋。堂客。堂倌。礼堂。澡堂。
2、同祖父的亲属关系:堂房。堂兄弟。
3、旧时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:大堂。公堂。过堂。
4、量词:上了一堂课。一堂家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