恨骨
基本解释
词条:『恨骨』
拼音:hèn gǔ
注音:ㄏㄣˋ ㄍㄨˇㄍㄨ
解释:抱恨而死者的骸骨。
古代诗词
唐代.杜荀鹤.哭刘德仁:「多应衔恨骨,千古不为尘。」
唐代.李贺.绿章封事:「愿携汉戟招书鬼,休令恨骨填蒿里。」
两汉.无名氏.秋:「粉娥恨骨不胜衣,映门楚碧蝉声老。」
宋代.张舜民.乡人言:「破家不足恡,所恨骨肉离。」
基本字义
恨hèn(ㄏㄣˋ)
1、怨,仇视:怨恨。愤恨。仇恨。痛恨。
2、为做不到或做不好而内心不安:恨事。悔恨。遗恨。抱恨终天。
基本字义
骨gǔ(ㄍㄨˇ)
1、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、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:骨头。骨骼(全身骨头的总称)。骨节。骨肉(a.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,亦称“骨血”;b.喻紧密相连,不可分割的关系)。骨干(gàn)。
2、像骨的东西(指支撑物体的骨架):伞骨。扇骨。
3、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:骨力(a.雄健的笔力;b.刚强不屈的气概)。风骨(古典文艺理论术语,指文章的艺术风格,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)。
4、指人的品质、气概:侠骨。骨气。
其他字义
骨gū(ㄍㄨ)
1、〔骨朵儿(duor)〕尚未开放的花朵。
2、〔骨碌〕滚动(“碌”读轻声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