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联系我们 意见/报错
登录 / 注册

寒飕飕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寒飕飕』

拼音:hán sōu sōu

注音:ㄏㄢˊ ㄙㄡ ㄙㄡ

解释:形容不安定,害怕。

古代诗词

唐代.岑参.登嘉州凌云寺作:「僧房云濛濛,夏月寒飕飕。」
唐代.杜牧.洛中送冀处士东游:「论今星灿灿,考古寒飕飕。」
唐代.权德舆.马秀才草书歌:「有时当暑如清秋,满堂风雨寒飕飕。」
清代.乾隆.高其佩指头画虎:「为吾染指画苍虎,气横幽壑寒飕飕,落墨伊始鸦雀避,着色欲罢豺狼愁。」
宋代.苏轼.韦偃牧马图:「沙苑茫茫蒺藜秋,风??雾鬣寒飕飕。」

基本字义

hán(ㄏㄢˊ)

1、冷,与“暑”相对:寒冬。寒色。寒衣。寒冽。寒带。寒战。寒噤。寒食(节名,在清明前一天。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,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“寒食”)。寒喧。寒来暑往。唇亡齿寒。

2、害怕:寒心。

3、穷困,有时用作谦辞:寒门。寒伧。寒舍。寒窗(喻艰苦的学习环境)。寒酸。寒士(旧指贫穷的读书人)。

基本字义

飕(颼)sōu(ㄙㄡ)

1、风吹:洗的衣服被风飕干了。

2、同“嗖”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冰寒于水 白屋寒门 八百孤寒 冰雪严寒 薄寒中人 不寒而栗 不饥不寒 冬寒抱冰,夏热握火


联系我们
联系我们 | 关于我们
CopyRight © 2001-2024 搜了吗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149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