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类
基本解释
词条:『毛类』
拼音:máo lèi
注音:ㄇㄠˊ ㄌㄟˋ
解释:指兽类。
古代诗词
宋代.司马光.谢胡文学惠水牛图二卷:「血毛类上帝,胖蚃景福介。」
元代.张昱.鸳鸯篇:「嗟哉羽毛类,赋性乃何厚!愿献金闺女,绣作君子绶。」
清代.戴梓.西域进狮歌:「尾后团毛类拂蝇,一挥一动无宁晷。」
元代.宋濂.送黄尊师西还九宫山:「余闻重自愧,颠毛类枯茎。」
基本字义
毛máo(ㄇㄠˊ)
1、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:毛笔。羽毛。毛织品。毛骨悚然。轻于鸿毛。
2、像毛的东西,指谷物或草:不毛之地。
3、衣物上的霉菌:老没见太阳都长毛了。
4、粗糙,没有加工的:毛布。毛估(粗略地估计)。毛坯。
5、不是纯净的:毛利。毛重。
6、行动急躁:毛躁。
7、惊慌失措,主意乱了:把他吓毛了。
8、小:毛病。毛孩子。毛毛雨。
9、货币贬值:钱毛了。
10、量词,用于钱币,等于“角”,一圆钱的十分之一:两毛钱。
11、姓。
基本字义
类(類)lèi(ㄌㄟˋ)
1、很多相似事物的综合:种类。类群。类别。类书。分类。人类。
2、相似,好像:类似。类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