牧竖之焚
基本解释
词条:『牧竖之焚』
拼音:mù shù zhī fén
注音:ㄇㄨˋ ㄕㄨˋ ㄓ ㄈㄣˊ
解释:牧竖:放牧的小儿;焚:焚烧。原指秦始皇陵墓被放牧的小孩焚烧。后比喻意外的灾难。
基本字义
牧mù(ㄇㄨˋ)
1、放养牲口:牧童。畜牧。牧场。放牧。游牧。牧民。牧歌。牧群。
2、治:牧民(治理人民)。
3、古代治民之官:州牧。
基本字义
竖(竪)shù(ㄕㄨˋ)
1、直立,直立的,与“横”相对:竖立。竖井(一种垂直的矿井)。竖琴。竖起耳朵听。
2、汉字笔形之一,自上往下。
3、上下的或前后的方向,与“横”相对:竖着写。
4、旧称未成年的童仆,小臣,引申为卑贱的:童竖。竖子(a.童仆;b.鄙贱的称呼,如“竖竖不足与谋”。亦称“竖小子”)。
基本字义
之zhī(ㄓ)
1、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2、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3、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4、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5、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6、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7、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基本字义
焚fén(ㄈㄣˊ)
1、烧:焚烧。焚毁。焚化。焚香。焚书坑儒。焚膏继晷(“膏”,油脂;“晷”,日影;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)。忧心如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