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昌黎
基本解释
词条:『韩昌黎』
拼音:hán chāng lí
注音:ㄏㄢˊ ㄔㄤ ㄌ一ˊ
解释:即“韩愈”。
古代诗词
宋代.蒲寿宬.赠日者冯鼎山:「东坡固类韩昌黎,伯伦何如毕吏部。」
宋代.江湘.赠李崇义应童子科长歌:「我非韩昌黎,附绪寻茫茫。」
明代.吴宽.送胡彦超:「君不见韩昌黎、张童子,同是陆公门下士。」
宋代.张嵩老.题汪水云诗卷:「会心又见锺子期,识操又过韩昌黎。」
宋代.李纲.读陈子直短歌三复而悲之次其韵:「君不见韩昌黎,文章二百年。」
基本字义
韩(韓)hán(ㄏㄢˊ)
1、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河南省中部、山西省东南部。
2、指“韩国”(位于亚洲朝鲜半岛南部)。
3、姓。
基本字义
昌chāng(ㄔㄤ)
1、兴盛:昌盛(shèng)。昌乐(lè)(兴盛康乐)。昌明(兴盛发达)。昌隆。
2、善,正当:昌言(美言,正当的话)。昌言无忌(直言无隐)。
3、古同“菖”,菖蒲。
4、古同“猖”,凶猛。
5、姓。
基本字义
黎lí(ㄌ一ˊ)
1、众,众多:黎民。黎庶。
2、古通“黧”,黑色。
3、古国名。
4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