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联系我们 意见/报错
登录 / 注册

理七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理七』

拼音:lǐ qī

注音:ㄌ一ˇ ㄑ一

解释:一种斋祭亡魂的迷信仪式。旧俗人死后,生者每七天为之斋供一次,并请和尚诵经,四十九天中共行七次,称为理七。最后一次叫"断七"。

古代诗词

明代.王世贞.代妇寄周子:「结网陈双箭,牵丝理七襄。」
明代.郭奎.荅人见寄 其一:「巴人拟和阳春曲,昨夜援琴理七弦。」
清代.法良.感秋:「一弹理七弦,但伤无知音。」

基本字义

lǐ(ㄌ一ˇ)

1、物质本身的纹路、层次,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:心理。肌理。条理。事理。

2、事物的规律,是非得失的标准,根据:理由。理性。理智。理论。理喻。理解。理想。道理。理直气壮。

3、自然科学,有时特指“物理学”:理科,数理化。理疗。

4、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、处置:理财。理事。管理。自理。修理。总理。

5、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:理睬。答理。

6、古代指狱官、法官。

7、姓。

基本字义

qī(ㄑ一)

1、数名,六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柒”代)。

2、文体名,或称“七体”,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。

3、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,共七次,称“做七”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爱答不理 秉公办理 表壮不如理壮 不可理喻 不理不睬 擘肌分理 不近道理 惨无人理


联系我们
联系我们 | 关于我们
CopyRight © 2001-2024 搜了吗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149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