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联系我们 意见/报错
登录 / 注册

茅蕝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茅蕝』

拼音:máo jué

注音:ㄇㄠˊ ㄐㄩㄝˊ

解释:
1.古摈相者习朝会之仪,束茅而列,以表位次。
2.茅束。

古代诗词

元代.方夔.田家杂兴二首:「樵路通村暗蒺藜,数椽茅蕝护疏篱。」
宋代.方岳.书璨相公梅卷:「春风到手眼生寒,烟水村深有茅蕝。」
宋代.郑清之.山间录拙作求教葺芷俚语将命笑掷幸甚:「器成我苦窳,草创类茅蕝。」
宋代.刘弇.再次韵和酬:「正喜珠玑生咳唾,敢期茅蕝被游缨。」
明代.欧大任.陵事毕游太初谢汉甫往游西山余畏风先还因怀二子:「茅蕝九筵鐏俎彻,松门千炬佩环归。」

基本字义

máo(ㄇㄠˊ)

1、多年生草本植物,春季先开花,后生叶,花穗上密生白毛。根茎可食,亦可入药。叶可编蓑衣(亦称“白茅”):茅草。茅庐。茅舍。名列前茅(喻名次列在前面)。

基本字义

jué(ㄐㄩㄝˊ)

1、古代朝会时表示位次的茅束:“置茅蕝,设望表。”

2、标志。

3、古书上说的一种水草。

4、古代行泥路的用具。

5、一种拦水捕鱼的器具:“帆边渔蕝浪,木末酒旗风。”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拔茅连茹 波流茅靡 分茅胙土 分茅锡土 分茅列土 分茅赐土 分茅裂土 初出茅庐


联系我们
联系我们 | 关于我们
CopyRight © 2001-2024 搜了吗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149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