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端
基本解释
词条:『梁端』
拼音:liáng duān
注音:ㄌ一ㄤˊ ㄉㄨㄢ
解释:山顶。
古代诗词
宋代.王安石.俞秀老忽然不见:「忽去飘然游冶盘,共疑枝策在梁端。」
宋代.谢逸.夏夜杂兴 其七:「燕燕巢梁端,飘摇畏风雨。」
宋代.释德洪.次韵偶题:「钝拙无人著眼看,一庵睡快如梁端。」
清代.牛焘.杨白华:「惟应多情双燕子,和泥衔入画梁端。」
基本字义
梁liáng(ㄌ一ㄤˊ)
1、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,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:房梁。栋梁。梁上君子(指窃贼)。
2、桥:桥梁。津梁(渡口和桥梁,借指学习的门径)。
3、器物、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:鼻梁。山梁。车梁。
4、中国战国时期国名,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(今河南省开封市)后,改称“梁”。
5、中国朝代名(a.南朝之一;b.五代之一)。
6、姓。
基本字义
端duān(ㄉㄨㄢ)
1、正,不歪斜:端正(a.事物不歪斜;b.正派,正确;c.使端正)。端丽。端然。端庄。端秀。端静。端坐。
2、正派,正直:端方。端直。端重(zhòng)。品行不端。
3、事物的一头:端的(dì)(a.事情的经过,底细;b.的确,果然;c.究竟。均亦称“端底”)。端倪。端详。事端。争端。
4、用手很平正地拿:端盆。端碗。端茶。把问题端出来说清楚。
5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