漏巵
基本解释
词条:『漏巵』
拼音:lòu zhī
注音:ㄌㄡˋ ㄓ
解释:
1.亦作"漏卮"。
2.底上有孔的酒器。
3.比喻利权外溢。
4.比喻饮量极大。
古代诗词
魏晋.陆机.百年歌:「食如漏巵气如熏。」
宋代.魏野.送王专推官赴任河中:「健笔想无诗债负,漏巵应少酒知闻。」
基本字义
漏lòu(ㄌㄡˋ)
1、物体由孔或缝透过:壶里的水漏光了。漏风。渗漏。漏泄(①水、光等流出或透出;②泄露)。漏电(跑电)。
2、泄露:走漏消息。漏底(泄露内情)。透漏。
3、脱逃或无意放过:疏漏。遗漏。挂一漏万。漏网之鱼。
4、〔漏壶〕古代计时器,铜制有孔,可以滴水或漏沙,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。简称“漏”,如“铜壶滴漏”(亦称“铜壶刻漏”),“漏尽更深”。
5、中医指某些流出脓血黏液的病:崩漏(子宫大量出血的病)。痔漏。
基本字义
巵zhī(ㄓ)
1、古同“卮”(a.古代酒器,如“柏酒延年共举巵。”b.古代一种作染料用的野生植物,可制胭脂。c.支离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