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德
基本解释
词条:『民德』
拼音:mín dé
注音:ㄇ一ㄣˊ ㄉㄜˊ
解释:
1.民众的道德。
2.指有德之人。
3.犹民力。
古代诗词
先秦.屈原.离骚:「皇天无私阿兮,览民德焉错辅。」
宋代.林通.九日亭:「风流令尹江山主,此乐同民德已馨。」
宋代.陈淳.送王子正赴灨倅:「诏世典刑应未泯,在民德化岂无求。」
近现代.陈独秀.金粉泪(56首):「人心不古民德薄,中夏亡君世道忧。」
宋代.王令.古庙:「民德且恐报之时,餗肴丰鲜牲鱼肥。」
基本字义
民mín(ㄇ一ㄣˊ)
1、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:人民。民主。民国。民法。公民(在一国内有国籍,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)。国民(具有国籍的人)。
2、指人或人群:居民。民族。
3、劳动大众的,非官方的:民间。民歌。民谚。民风。民情。
4、某族的人:汉民。回民。
5、从事不同职业的人:农民。渔民。
6、非军事的:民品。民航。
7、同“苠”。
基本字义
德dé(ㄉㄜˊ)
1、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,品行,品质:美德。品德。公德。德行。道德。德性。德育(以一定的社会要求,进行思想的、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)。德才兼备。度德量力。德高望重。
2、心意,信念:一心一德。
3、恩惠:德施。德泽(德化和恩惠)。德惠。感恩戴德。
4、姓。
中英翻译
翻译:mores
moresn. 习惯, 道德态度, 惯例, 习俗
【医】 风俗, 习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