迷背
基本解释
词条:『迷背』
拼音:mí bèi
注音:ㄇ一ˊ ㄅㄟˋㄅㄟ
解释:迷惑违背。
古代诗词
宋代.释印肃.金刚随机无尽颂·一合相理分第三十:「老卢今古在,迷背自涂糊。」
宋代.刘弇.赠法云守光上人:「汩吾眇西征,挥汗迷背项。」
宋代.释德洪.慈觉见访余适渡江归以寄之:「黄沙横吹意傥恍,江色摸胡迷背向。」
宋代.释德洪.次韵元不伐知县见寄:「又如花间春,熟视迷背向。」
基本字义
迷mí(ㄇ一ˊ)
1、分辨不清,失去了辨别、判断的能力:迷信。迷糊。迷津。迷惘。迷蒙(a.昏暗看不清;b.神志模糊不清;e.使迷惑,受蒙蔽)。执迷不悟。
2、醉心于某种事物,发生特殊的爱好:迷恋。入迷。
3、沉醉于某种事物的人:棋迷。革新迷。
4、使人陶醉:景色迷人。
基本字义
背bèi(ㄅㄟˋ)
1、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:背脊。背包。背影。
2、物体的后面或反面:背面。刀背。背后。背景。
3、用背部对着,与“向”相对:背光。人心向背。
4、向相反的方向:背地性(植物向上生长的性质)。背道而驰。
5、避开,离开:背地。背井离乡。
6、凭记忆读出:背书。背诵。背台词。
7、违反:违背。背离。背信弃义。
8、不顺:背运。背兴(xìng)。
9、偏僻:背静。
10、听觉不灵:耳背。
其他字义
背bēi(ㄅㄟ)
1、人用背驮(tuó)东西,引申为负担:背负。背包。背黑锅(喻受冤枉代人受过)。背包袱(喻有沉重的思想负担或经济负担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