迷昧
基本解释
词条:『迷昧』
拼音:mí mèi
注音:ㄇ一ˊ ㄇㄟˋ
解释:迷惑暗昧。
古代诗词
元代.长筌子.满庭芳:「浮生迷昧,贩骨走千回。」
宋代.释行瑛.偈十六首:「尚迷昧如斯,方今学人,且作么生凑泊。」
宋代.陈楠.罗浮翠虚吟:「一人迷昧犹自可,迷以传迷迷至老。」
基本字义
迷mí(ㄇ一ˊ)
1、分辨不清,失去了辨别、判断的能力:迷信。迷糊。迷津。迷惘。迷蒙(a.昏暗看不清;b.神志模糊不清;e.使迷惑,受蒙蔽)。执迷不悟。
2、醉心于某种事物,发生特殊的爱好:迷恋。入迷。
3、沉醉于某种事物的人:棋迷。革新迷。
4、使人陶醉:景色迷人。
基本字义
昧mèi(ㄇㄟˋ)
1、暗,不明:幽昧。昧旦(清晨还未明亮时)。
2、昏,糊涂,不明白:愚昧。蒙昧。素昧平生(一向不认识)。
3、目不明:“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”。
4、隐藏,隐瞒:暧昧。昧心(违背良心做坏事)。
5、冒犯:冒昧(多作谦辞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