鸣铙
基本解释
词条:『鸣铙』
拼音:míng náo
注音:ㄇ一ㄥˊ ㄋㄠˊ
解释:敲击铜铙。
古代诗词
宋代.王安石.送程公辟守洪州:「画船插帜摇秋光,鸣铙传鼓水洋洋。」
宋代.王安石.送王郎中知江阴:「叠鼓渡江寒浪伏,鸣铙入境野云飘。」
元代.王恽.浣溪沙:「雨点鸣铙裂竹声。」
宋代.葛绍体.嘉兴尉府教阅即事:「震动击鼓鼙,节止鸣铙钙。」
宋代.宋庠.送龙图燕待制出守梓潼:「中天秘牒河龙负,上路鸣铙笮马驰。」
基本字义
鸣(鳴)míng(ㄇ一ㄥˊ)
1、鸟兽或昆虫叫:鸣啭。鸣唱。鸣叫。鸣禽。鸟鸣。
2、发出声音,使发出声音:鸣响。鸣奏。孤掌难鸣。
3、声明,发表意见、情感:鸣谢。鸣冤。百家争鸣。
4、闻名,著称:“以文鸣江东”。
基本字义
铙(鐃)náo(ㄋㄠˊ)
1、铜质圆形的打击乐器,比钹大。
2、古代军中乐器,像铃铛,但没有中间的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