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齑
基本解释
词条:『黄齑』
拼音:huáng jī
注音:ㄏㄨㄤˊ ㄐ一
解释:
1.亦作"黄虀"。亦作"黄韲"。
2.咸腌菜。
3.常借指艰苦的生活。
古代诗词
元代.姬翼.玉蝴蝶 村居:「脱粟黄齑安分,足可优游。」
宋代.陆游.老学庵北窗杂书:「直须消破黄齑尽,始是浮生结局时。」
宋代.陆游.秋思:「弊衣但故絮,粝食惟黄齑。」
宋代.陆游.夜坐灯灭戏作:「冷饭黄齑傲太平,鬓丝原不为愁生。」
宋代.陆游.雨中夕食戏作:「临窗一饭颇简快,半升脱粟浇黄齑。」
基本字义
黄huáng(ㄏㄨㄤˊ)
1、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:黄色。黄昏。牛黄。黄澄澄。信口雌黄。
2、特指中国黄河:黄灾。治黄。黄泛区。
3、指“黄帝”(即“轩辕氏”,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):黄老(黄帝和老子)。炎黄子孙。
4、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:事情黄了。
5、姓。
基本字义
齑(齏)jī(ㄐ一)
1、捣碎的姜、蒜、韭菜等。
2、细,碎:齑粉。齑音(细碎的声音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