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符
基本解释
词条:『龙符』
拼音:lóng fú
注音:ㄌㄨㄥˊ ㄈㄨˊ
解释:
1.即龙节。借指地方长官。
2.指道教符箓。
古代诗词
唐代.韩翃.送高别驾归汴州:「身随玉帐心应惬,官佐龙符势又全。」
宋代.晃冲之.积善堂诗:「星次朝当赦,龙符夜改元。」
宋代.张耒.钦慈皇后挽词二首:「据龙符圣嗣,合剑会轩台。」
宋代.郑伯熊.北园送关简州分得古字:「故人分龙符,江色映修组。」
明代.李梦阳.冬日过故王坟二首 其一:「白头香火者,犹护赤龙符。」
基本字义
龙(龍)lóng(ㄌㄨㄥˊ)
1、传说中的一种长形、有鳞、有角的神异动物,能走,能飞,能游泳,能兴云作雨:龙舟。龙灯。龙宫。龙驹(骏马,喻才华出众的少年)。画龙点睛。龙蟠虎踞。
2、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:恐龙。
3、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:龙颜。龙体。龙袍。
4、姓。
基本字义
符fú(ㄈㄨˊ)
1、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:虎符。符信。符节。
2、代表事物的标记、记号:符号。音符。
3、相合:符合。言行相符。
4、道士画的驱使鬼神的图形或线条:符咒。护身符。
5、古代称祥瑞的征兆:符瑞。符应(yìng)(指天降“符瑞”,与人事相应)。
6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