螺蛳
基本解释
词条:『螺蛳』
拼音:luó sī
注音:ㄌㄨㄛˊ ㄙ
解释:
1.软体动物,田螺科。有螺旋形的贝壳,外形像塔。壳较大,壳口近似圆形。仅分布于中国云南的湖泊中。肉味鲜美,营养丰富,可供食用,也可作鱼类饵料。
2.小型田螺的俗称。
古代诗词
宋代.黄庭坚.送密老位五峰:「但得螺蛳吞大象,从来美酒无深巷。」
元代.杨维桢.韦骨鲠(并序论):「败红一阵逐风去,木駃万驾螺蛳盘。」
宋代.刘宰.次乐与小儿啖虎脯篇:「弗说螺蛳步,可以吞大象。」
宋代.梅尧臣.贻妄怒:「此物何丑恶,犹胜螺蛳蚬。」
宋代.方凤.述怀:「幽深最似螺蛳洞,岩险何须虎豹关。」
基本字义
螺luó(ㄌㄨㄛˊ)
1、软体动物,体外包着锥形、纺锤形或椭圆形的硬壳,上有旋纹:螺蛳。田螺。海螺。螺号。螺钿。法螺(用海螺壳做成的佛教乐器)。
2、像螺壳纹理的:螺纹。螺旋。螺钉。螺母。螺栓。螺髻(古代妇女似螺壳的发形)。
3、同“脶”。
基本字义
蛳(螄)sī(ㄙ)
1、〔螺蛳〕见“螺”。